|
 |
|
中外品牌美譽度2006調查報告
中外品牌美譽度2006調查報告 |
【作者/來自】網站管理員 【發表時間】2007/1/29 【點擊次數】2776 |
在過去的2006年,有機構對中國市場眾多中外品牌的美譽度進行專業研究和評價。2006年9月20日,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《2006中外品牌美譽度調查報告》。聯想成為中國市場品牌美譽度上升較快的品牌,在過去一年時間里,聯想的品牌美譽度上升了34個百分點。
聯想是****在一年內品牌美譽度漲幅超過30個百分點的品牌。排在第二名的TCL品牌美譽度上升了29個百分點,并列第三名的伊利和青島啤酒品牌美譽度也上漲了27%。排在前十名的還有:****電視臺品牌美譽度上升26%、華為上升25%、奇瑞上升24%、利群上升24%、蒙牛上升23%、海南航空上升23%、分眾傳媒上升23%、佳潔士上升23%。
排名(并列)進入前20名的品牌共有29個,這些品牌的美譽度漲幅均超過20個百分點。排名(并列)進入前20名的品牌,中國品牌25個,國外品牌4個。中國品牌研究院課題組負責人解釋,國外品牌上榜數量少的主要原因是調查的個案不如國內品牌多(兩者比例約為5:1)。
中國品牌研究院在調查中發現,事件營銷、體育營銷等對提升品牌美譽度作用明顯。比如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、海信收購科龍、紅塔山合并紅河、分眾傳媒合并聚眾傳媒,在調查中這些事件得到了較高的正面評價。2008北京奧運會贊助商聯想、伊利、青島啤酒、燕京啤酒在調查中也得到較高的正面評價。另外,像安踏贊助CBA聯賽、步步高贊助全國女子排球聯賽等,也得到了較高的美譽度評價。
國外的研究表明,品牌美譽度每上升一個百分點,將為企業拉動約0.32%的銷售量。中國品牌研究院在課題研究中還發現,企業聘請品牌代言人對提高品牌知名度有明顯作用,但是對提高品牌美譽度的作用各有不同。而知名度轉換成購買力的作用,遠遠小于美譽度轉換成購買力的作用,兩者之間的比例約為1:8。
為完成《2006中外品牌美譽度調查報告》,中國品牌研究院前后做了兩次調查。****次在2005年7月舉行,調查了300個中外品牌,其中中國品牌247個,國外品牌53個。第二次在2006年7月,除了繼續對這300個中外品牌進行跟蹤調查之外,新增加對另外300個中外品牌進行首次調查。
2005年****次調查,因為沒有此前的對比數據,中國品牌研究院較終沒有發布調查報告。今年第二次調查建立在****次調查的基礎上,因此有了兩組不同的對比數據。
經統計,在兩次進行調查的300個中外品牌中,美譽度漲幅為正數的品牌有233個,漲幅在20%以上的品牌29個,漲幅在10%-19%之間的品牌57個,漲幅在5%-9%之間的品牌35個,漲幅在0%-4%之間的品牌112個。
在兩次進行調查的300個中外品牌中,美譽度增幅為負數的品牌有67個,其中中國品牌51個,國外品牌16個。在美譽度呈下降趨勢的品牌中,降幅在10%以內的占了29個,降幅在10%-20%的有12個,降幅超過20%的26個。
根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的定義,品牌就是目標消費者及公眾對于某一特定事物的心理﹑生理的﹑綜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評價的結晶物。感受好,評價就高,反之,則低。人和風景、藝術家、企業、產品、商標等等,都可以發展成為品牌對應物。目前在市場營銷中所說的品牌,則指的是狹義的商業性品牌,即是公眾對于某一特定商業事物,包括產品、商標、企業、企業家四大類型商業事物的綜合感受和評價結晶物。
在調查中,中國品牌研究院將公眾對品牌(美譽度)的評價,分解成30多項不同的指標進行考核,取得每個品牌所對應的分值,然后運用專業的評估工具,計算出每個品牌美譽度的漲幅。
品牌美譽度調查報告將成為檢驗企業品牌建設成果的重要參考指標。據中國品牌研究院院長鄭展威介紹,品牌美譽度調查今后將每年舉行一次,從專業機構的角度監測中國市場眾多品牌的成長路徑,并通過對外發布報告的形式,引起企業對建設、維護品牌的重視。 |
【關閉】 |
|
|
 |
|
|